本次会议选择了三个话题,分别代表了互联网大厂和创业公司不同方向的前端创新。其中既包括新技术的应用,也包含了应用新技术的业务、组织创新,三位专家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分享。智能前端SIG回顾视频可登录CCF数字图书馆查看。
近年来前端技术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,公司和社区不断在前端技术上做出新的尝试。本次分享邀请了来自淘宝、快手和CODE.FUN三家企业的前端工程师,分享他们在前端领域开发的新技术与新实践。会议由CCF智能前端SIG主席程劭非主持。
首先分享的是大淘宝跨端开放技术负责人李人龙。李人龙分享的主要内容是大淘宝的跨端开放业务与开放生态,他从跨平台技术的演进历程讲起,讲解了淘宝开放业务的技术挑战和技术建设,他提出了“一核支持多生态”的技术理念。基于自主研发的UI引擎,同时支持二方和三方开发,并支持到Web、互动游戏等多个开放场景。最后他还展望了这项技术未来的发展,他认为这样的统一渲染引擎,可以扩展到包括桌面在内的诸多开发场景,并标准化渲染接口和运行时,形成更大的生态。
《Design to Code,如何⽣成程序员真正为之“买单”的代码 ?》
接下来分享的是CODE.FUN的创始人CEO杨帆,杨帆的分享基于他公司的核心产品,CODE.FUN的核心是Design To Code(D2C)产品,即从设计稿直接生成前端代码的产品。他首先介绍了此产品的业界现状和一些背景信息,接下来他以自己公司产品的演进为线C产品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。其中包括信息提取、噪音元素清理、背景图分离、背景色识别、矩形合并、ICON合并、列表识别、Grid识别、弹性预测等问题。最后他提出了下一步的展望,除了算法持续精进和更多插件支持,他还计划投入在PC响应式预测方向。
最后一位分享的是快手前端俞天翔,他分享的内容是Web场景下的动效探索。他首先介绍了快手的活动场景,与一般简单的运营活动页面相比,快手的活动呈现出高度复杂性,其中包括各种复杂交互甚至游戏。他指出,这样复杂的活动中,技术团队应该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点,他分享了自己对价值点的观点:控制成本和提升交付上限。后续他分享了快手在解决动效问题上的技术方案,他把动必博首页效分成了帧动效和补间动效,介绍了两大类方案的基本知识和优缺点,接下来,他分享了快手在这些技术上的基建方案。
本次会议,几位专家聚焦前端领域开发的新技术与新实践,给大家带来了最新的发展分享,引发参会者思考与交流。本期精彩报告和回顾视频可在CCF数字图书馆观看,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。欢迎大家持续关注TF的更多精彩活动!
CCF TF技术前线(Tech Frontier)创立于2017年6月,旨在为工程师提供顶级交流平台,更好地服务企业界计算机专业人士,帮助企业界专业技术人士职业发展,通过搭建平台实现常态化合作和发展,促进企业间、学术界与企业间技术交流。目前已组建架构、安全、智能前端、知识图谱、数据科学、工程师文化、算法与AI、智能制造、智能设备与交互、产业智能化、研发效能等十一个SIG(Special Interest Group),提供丰富的技术前线月,CCF TF将在线场活动,会员免费参加。